郑嵩山, 字溪水,曾用名郑明。1963年出生于河南邓州,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大学教授,南阳画家村发起人、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百姓艺校校长、北京榜书书画院副院长。1963年出生于河南邓州,6岁开始学画画,1984年考入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,得到了朱剑峰、乔溪岩、曹东波、邱德镜、黄亚峰、刘太雷等各位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,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工作至今。从教30年来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1万多人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
从事国画艺术创作与教育整整30年来,又在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上,辛勤耕耘,吸收、消化、淘漉、磨砺,师法造化,与古为新。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画展,并被多家艺术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,多幅山水画作品入选《中国当代名人名家作品集》,出版专著《素描》,先后在北京、广州、上海、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。
郑嵩山(郑明),男,汉族,1967年生,国家一级美术师,画家村发起人。
一、文艺人逐梦“画家村”。2015年,郑嵩山来到了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南部的岳庄村,把这座即将消失的“荒村”打造成了他心中的“桃花源”。在他的引荐和支持下,目前已有216名艺术家租下了岳庄村46个院落,涉及行业包括:国画、油画、书法、古玩、摄影、雕塑、剪纸、烙画等,还吸引了器乐、声乐、武术、国学等相关领域的艺术家。在翰墨的浸染下,古老的岳庄村化身为文韵深长的“画家村”。
二、关注留守儿童,画家变身志愿者。入驻“画家村”的书画家们在村里久了,发现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放学后无处可去,在宛城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,书画家们在“画家村”的听雨轩成立了“爱心学堂”,每周六、周日,义务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年龄段和爱好分组讲解书法、美术、武术、音乐、国学等科目,对留守儿童进行文艺素养培训和心理疏导。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了爱心和力量。“爱心学堂”至今已经开办了5年,这里的“爱心支教”老师从最初的1名增加到26名,有学校老师,有爱心人士;这里的“爱心宝贝”从刚开始的3名增加到如今每期课堂200余名。
三、政府社会共同关注,谱写留守儿童美好未来。在宛城区文明实践中心的支持指导下,2020年创立了‘嵩山工作室’,逢年过节,郑校长都会带领留守儿童到工作室开展活动,丰富孩子们的节假日生活。2021年5月28日至30日,带领南阳画家村的留守儿童代表一行27人走进北京参观学习,让留守儿童开阔眼界。5年来,画家村共计培养出了2000多名学生,其中王浩同学在2019年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栏目,作品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,受到社会一致好评。与此同时,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级妇联纷纷伸出援手,为“画家村”的留守儿童捐赠国学服装、学习用品、书包等物品,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在“爱心学堂”和志愿者的努力下,村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懂事,自发组成了“南阳画家村志愿小分队”,开展以“文明规范、环境整治、假期安全”为主题的乡村志愿活动。郑嵩山校长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、央广网、光明网、映象网、河南卫视、河南日报、南阳电视台、南阳日报、南阳晚报、南都晨报、南阳文明网、宛城文明网等众多媒体报道。
四、情牵灾区人民,爱心驰援卫辉。2021年7月,河南省出现洪灾险情,他通过多方渠道注意灾区情况,后与卫辉市李源屯镇南屯村安置点的负责人取得联系,他发起画家村书画家及亲戚朋友,通过线上+线下进行献爱心,不到一天筹集了现金2万余元、矿泉水200件、方便面200箱、大量衣物、毛巾、牙刷等一车物资,直奔灾区河南卫辉市,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,帮助卫辉渡过眼前的难关。